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1933-)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既有福克纳式的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讨,又有海明威式的极简风格,可以说是福克纳和海明威最合格的文学继承人。自1965年发表处女作以来,麦卡锡一共创作了十部小说,三部戏剧和一个电视剧本。他是一个自我流放者,用生命谱写着伟大的流浪之魄。


  麦卡锡最初是以南方小说创作登上文坛的,但他并非生在南方,而是出生于新英格兰地区的罗德岛。他父亲是一名律师,曾担任田纳西水利局的法律顾问。麦卡锡四岁时跟随家人一起来到了田纳西的诺克斯维尔。诺克斯维尔地区多山,他们住的地方又很偏僻,一度到了印第安人的居留地附近。但这种南方的荒野生活对麦卡锡的成长却有着积极作用,他后来的许多小说都是以此为背景。


    1951年麦卡锡进入田纳西大学攻读艺术,但不久就离开了学校四处流浪,并于1953年加入美国空军,一直服役到1957年。退役后,麦卡锡重返田纳西大学,攻读工程学,后改修商务管理,但他却爱上了写作。1959至1960年,麦卡锡在校刊《凤凰》上发表了两部短篇小说《为苏珊而醒》和《溺水事件》,这两部小说都获得了由英格拉姆•梅里尔基金会(Ingram Merrill Foundation)资助的校园创作奖,这也坚定了麦卡锡成为作家的决心。麦卡锡一直排斥学校教育,他笔下的主人公大都是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年轻人,在四处流浪中寻找人生的意义。麦卡锡最终也选择了离开学校,1961年麦卡锡再次辍学,开始了又一次的流浪,不过,这时他不是孤身一人。这一年,麦卡锡和校友李·霍尔曼结婚,他们离开诺克斯维尔,在新奥尔良和芝加哥寻找工作。麦卡锡在这期间从事过各种工作,比如汽车修理等。


  1964年麦卡锡和家人返回田纳西,但他的第一次婚姻也走向终点。离婚之后,麦卡锡继续在南方漫游,他去过北卡罗来纳、新奥尔良等地。离校之后麦卡锡从未放弃写作,并在工作之余坚持写作,当他把《看果园的人》的小说手稿寄给兰登书屋时,福克纳生前的编辑阿伯特(Albert Eskine)看中了该稿。在阿伯特的推荐下,《看果园的人》于1965年出版。《看果园的人》以田纳西东部地区红枝社区的三个南方人为描写对象,表现了他们的孤独、寂寞以及失落,麦卡锡希望通过他们三人的命运表现南方人在现代化商业大潮的冲击下无所适的状态。该小说获当年的福克纳基金奖(即现在的福克纳笔会奖)。同时作为一个年轻的有前途的作者,麦卡锡还从美国艺术和文学学会获得五千美元作为出国的资助。在去欧洲的轮船上,麦卡锡邂逅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黛丽丝,黛丽丝当时是随船歌手。他们很快就陷入爱河,并一起游览了欧洲,最后来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和伊比沙岛。伊比沙岛离西班牙海岸只有80公里,是当时艺术家的聚集地。在那里,麦卡锡开始写作《外围黑暗》并多次修改,该小说最终在1967年夏天寄到兰登书屋并于次年出版。《外围黑暗》是麦卡锡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一对兄妹不同寻常的追寻之旅。小说笼罩着强烈的暴力和黑暗的氛围,让读者“不寒而栗”,但却建立起了麦卡锡作为南方哥特小说创作者的名声。


  麦卡锡的头两部书销路都不好,当然直到1992年发表《天下骏马》之前,他的书受众面都很小。但麦卡锡对此毫不在乎,相反,他很享受这种免受“干扰”的生活,他很少接受记者的采访,他认为与其谈论自己的作品如何,还不如用这个时间写出更好的作品,他希望“让小说来说话”。因此,麦卡锡也被认为是继塞林格之后的另一个伟大的“隐居者”。1967年,麦卡锡和妻子返回到家乡诺克斯维尔,由于麦卡锡不再出去工作,只关心写作,他们的日子过得相当拮据。但麦卡锡创作的决心却毫不动摇,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上帝之子》于1973年出版。该小说根据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而成,描写了一个连环杀手的罪恶史,小说中的血腥和暴力震惊了所有的读者,但当我们读完小说,却又隐隐地同情起这个连环杀手来。1974年到1975年,受导演理查德·帕西的委托,麦卡锡开始为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创作一个电视剧本《园丁的儿子》,该剧于1977年播出。


  麦卡锡是一个天生的反叛者,也是一个自我流放者。为了写出伟大的西部小说,70年代末麦卡锡突然结束了南方生活,奔向了美国西部。这种“告别”在1979年出版的《沙雀》中就有所体现。这部小说被称为是麦卡锡最具自传性的书,他花了将近20年时间才写完它。《沙雀》讲述了沙雀抛弃中产阶级家庭,甘愿在城市中的“贫民窟”过最艰辛而又自得其乐的生活的故事,具有托尔斯泰式的写作风格:在细节描写中体现出一个时代的悲欢。《沙雀》的发表引起了索尔·贝娄等作家的注意,在他们的强烈推荐下,麦卡锡获得1981年的麦克阿瑟奖,奖金为23万6千美元。这笔钱为麦卡锡研究西部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为了写好西部小说,麦卡锡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多次深入到墨西哥去实地考察,收集稀有的历史资料,而且还自学西班牙语。1985年出版的《血色子午线》是一部“伟大”的西部小说,也被认为是麦卡锡的代表作。该书以19世纪中期美墨边境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一批猎杀印第安人的“歹徒”。小说成功地刻画了一个经典人物乔治·霍尔登,通过他,麦卡锡探讨了隐藏在历史深处的暴力与杀戮,还原了真实的历史,并批判了所谓的美国西部神话和“命定论”。


  在1992年之前,麦卡锡的书从来都不畅销,但《天下骏马》的出版改变了这一切。由于该小说的畅销,麦卡锡一夜之间“声名远扬”。《天下骏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共卖出了10万册,到1994年6月,该书共卖出了18万册精装本,30万册平装本,成为麦卡锡目前最畅销的一部书,而且它还获得了当年的国家图书奖和国家评论界小说奖。《天下骏马》是麦卡锡“边境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描写了一位16岁的德克萨斯牛仔约翰·格雷迪寻找牛仔梦的故事,哀婉的情调、凄美的爱情、牛仔的孤独,让读者们充分领略到了现代的西部风情。该小说还被改编成电影获得了更大的反响。1994年边境三部曲的“第二部”《穿越》出版发行,首印20万册,该书荣登最畅销书榜单达11周之久。麦卡锡并没有续写约翰·格雷迪的故事,而是重新刻画了另一个牛仔比利,小说中比利护送一只母狼回家并游走在美墨边境地带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1998年“边境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平原上的城市》出版,麦卡锡把前两部作品中的两个主人公格雷迪和比利放在一起,他们一起在同一个牧场做工,但小说最终却以格雷迪的死亡结束。悲剧性的结局也暗示了麦卡锡对西部前景的担忧:在现代化工业大潮的侵袭下,真正的牧场正渐渐离我们远去。


  90年代的麦卡锡终于安定下来了,自离开学校以来,麦卡锡一直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为了写出伟大的小说,他不得不“流放”自己,从南方出发,一路走来,最终来到了美墨边境的小镇埃尔帕索。麦卡锡在埃尔帕索安定下来可以从两件事情中看出。一是他第三次结婚,妻子是毕业于德克萨斯大学的高材生詹妮弗·温克利,1998年他们的儿子约翰·弗朗西斯出生,麦卡锡终于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另一方面,麦卡锡找到了“组织”,这就是位于新墨西哥的圣达菲研究所。圣达菲研究所是由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默里·盖尔曼倡导建立的一个研究中心,里面聚集着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方向都不一样,从分子化学到天体运行等等,无所不包。麦卡锡是该研究所唯一的作家会员,也是唯一的非博士会员。麦卡锡虽然是个作家,但很享受和这些科学家的交往,为了离圣达菲研究所更近一些,他甚至把家搬到了新墨西哥。


  进入新世纪之后,麦卡锡依然在默默地进行着创作,经过几年的蛰伏后,在2005-2006年,麦卡锡一下子推出了两部小说《老无所依》、《路》和一部戏剧《日落号快车》。这三部作品中都弥漫着一种末日情绪,是麦卡锡对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的反思之作。从表面上看来,《老无所依》是一个通俗的侦探小说,讲述了一个叫贝尔的老警察无论如何也抓不到犯人,后来他只能认命,黯然地退休。但实际上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反思之意,麦卡锡通过这个故事向人们展示了现实世界里的真实情况:罪犯猖獗,走私、毒品交易以及暴力充斥着的我们的生活。该小说被著名导演科恩兄弟改编成同名电影,于2007年上映,获得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在内的多项大奖。


  麦卡锡2006年发表的《路》是一部后启示录小说,该小说通过描绘大灾难之后一对父子艰难求生的过程,告诉读者只要心怀善意,永不妥协,就一定能找到新的出路,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该小说获得2007年普利策奖,是目前麦卡锡所获得的最高荣誉,并被改编成电影《末日危途》于2010年上映。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把《路》选入她的读书俱乐部,并采访了麦卡锡,这也是麦卡锡第一次面对电视观众,此时他已经74岁了。


  自32岁发表处女作以来,麦卡锡一直执著地追求自己的文学之路,从南方出发,一路向西,不断地求索,并试图通过小说挖掘出隐藏在西部世界中的真实与残忍。麦卡锡的小说充满着暴力,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暴力的赞扬者,相反,他是一个暴力的揭露者。他书写着人性的罪恶,却对人性的善充满着渴望。他不断地流浪,不断地游走,为着写出伟大的美国小说,他甘愿自我流放。麦卡锡的每一部小说都有一个流浪着的主人公,他们不满于现状,渴望更精彩更美好的生活,他们正如麦卡锡本人一样,体现了人生的本质:在路上,永不停息。


(本文转载自《世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