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1929年6月18日-),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以及德国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1994年荣休。他同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


由于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哈贝马斯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威尔比把他称作“当代的黑格尔”和“后工业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在西方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思想家、哲学家,也是受到多方影响的。他在自传演讲中曾说:“1945年之后,大门被打开了,我们知道了表现主义艺术、卡夫卡、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知道了用英语写作的世界文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和法国左翼天主教义,知道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还有约翰•杜威,他的学生对德国的再教育影响深远。同时期的电影也传递给我们许多振奋人心的信息。现代主义的解放精神和革命精神通过孟德里安的建构主义绘画、包豪斯建筑学派的几何风格和丝毫也不妥协的工业造型得到了充分的视觉展现。”


从演讲中,我们知道哈贝马斯是受到卡夫卡、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萨特、弗洛伊德、马克思、约翰•杜威等人影响的。


而在2018年07月06日《文汇报》刊载的一篇名为《哈贝马斯:我仍对世界上正发生的一些事情感到愤怒》的文章里提到哈贝马斯的书房,也提到了很多历史上的名人:


书架上的这些名人,或是著名的哲学家,或是知名的文学家。有两个名字再一次出现:马克思、赫尔曼•黑塞,马克思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那么赫尔曼•黑塞是谁?都有什么成就呢?一起看下:


1877年7月2日,黑塞诞生在德国西南部的小镇卡尔夫,父母和外祖父都是虔诚的新教徒,晚年的黑塞对自己的宗教世家有过深情的回忆。卡尔夫地处德国西南部山区,尚未被姗姗来迟的工业化浪潮吞噬,一切还散发着原始纯朴的大自然气息。父母的慈爱、大自然的陶冶使少年黑塞自由浪漫,无拘无束;然而同样原因,这里的制度却仍然保留着残存的封建专制和宗教教条,窒息着人们的精神,压制新思想的发展。


1891年,14岁的黑塞以优异成绩考入神学院,但不到半年就逃离了学校,原因是学校发生的一些事“使我丧失了对一切师道尊严的敬仰”。其“大逆不道”的反抗行为招致亲戚的蔑视、朋友的疏远,这使涉世未深的青年黑塞陷入了极度的孤独和苦闷,几乎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所幸新思想的浪潮已向这个偏僻小镇袭来,“我读海涅的诗,我要成为社会民主党人,我要学习海涅”——海涅那高亢的诗句,给了黑塞以奋进的力量。


1895年,黑塞去一家书店当学徒,由此潜入了更加广阔的书海。他总是利用繁重工作外的时间攻读国内外的大师作品,歌德成了他最崇拜的人,1899年,他又去往瑞士巴塞尔。黑塞曾在信中说:“我在图宾根受的是文艺复兴的熏陶,在巴塞尔则受到古罗马文化的影响。浪漫主义过去了。”这里所说的浪漫主义,主要是指《浪漫之歌》。在这部自费出版的处女作诗集中,青年黑塞的才华初见端倪,但并未得到文学界的认可。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浪漫主义的衰落、批判现实主义的兴起、古罗马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使黑塞逐步将目光投向现实。1903年的一封约稿函使他那横溢的才华、智慧的灵感宛如开闸的涌流,喷射而出。《彼得•卡门青》只用了几个月就得以脱稿发表。对大自然优美动人的描述,青年对人生道路的探索以及富有韵律的语言使其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黑塞在文学上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作家生涯。这本书与《在轮下》(1906年)是黑塞从少年浪漫走向社会、接触人生的标志,他从中“找到了一条红线”,“这条红线贯串了我的全部作品……我从未回避时代的问题,但最关心的一直是每个人,是个性,是不符合社会通常标准的个人。”这里黑塞明确地回答了两个问题:第一,他既不是怀古遁世、重视童话和传奇的早期浪漫派,也不是采集民歌、发掘文化遗产的晚期浪漫派;第二,他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批判现实主义者。他所走的是一条独创的道路: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主题是人的命运,描写的是的人处在时代危机中的种种内心矛盾。他要探索一条达到完美境界的人生道路。


1914年,一战的枪声响起,残酷的现实震撼了人道主义者黑塞的良心。他挺身而出,发表文章反抗德国军国主义,结果招致各种诽谤攻击,出版社也不再约稿。灾难迫使他思考,痛苦引导他去探索,《德米安》(1919年)就是黑塞在战火中探索的产物。托马斯•曼评价道:“该书的激奋效果令人难以忘怀,准确无误地击中了时代的神经和富有狂想的青年一代,从他们中间诞生了痛苦生活的代言人。”


对魏玛共和国失望的黑塞1923年移籍瑞士,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家在逃避现实,离开前的黑塞发表了《悉达多》(1922年),记述了一名青年的求道过程。长篇小说《荒原狼》(1927年)则一反以往对资本主义的怜爱和幻想,用“荒原狼”的目光看穿时代:追名逐利的忙忙碌碌、傲慢的虚荣、浅薄的宗教。主人公是一位中产知识分子,身上有着狼性和良心的对立,孤独彷徨,只能在歌女处寻求安慰,看魔术剧以发泄不满,颇像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他最后还是从歌德和莫扎特那里学会了幽默。故事先以“出版前言”概述主人公的外貌和性格,再以手记的形式来描述他在某城市的经历和心理活动,最后以魔术剧来演示当时的社会动乱、人生的混乱和主人公的理想。《荒原狼》因其深刻的心理分析、广博的思想内容、奇特的情节、高超的艺术结构,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文学界的激烈争论。40年后的“黑塞热”也正是以这部著作为开端——各国在二战后经历了复苏和“繁荣”,资本主义的固有病态又蔓延开来,其价值观点、没有灵魂的物质文明再次受到怀疑。生活在经济、社会、信仰三重危机中的青年发现,黑塞的作品可以提供了生活的信念,给以心理的满足。

1930年,被誉为“黑塞最成功的史诗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发表。然而作者本人更看好《荒原狼》,认为“主题更为鲜明,它的艺术结构很像一首奏鸣曲。”的确,《荒原狼》以深沉而尖锐的笔调揭露了资本家的战争狂热和中产阶级的虚伪,反映了资本主义在精神、道德上的崩溃与文化上的堕落。


黑塞一直对法西斯统治下的受迫害者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作品也非常不受法西斯分子欢迎。最后一部长篇《玻璃球游戏》最终在瑞士出版,进入德国境内的少数几本被视为珍品争相传阅。关于本书,黑塞在致友人的信中写道“我要操起所有艺术家的自卫手段开始创作,我要建立一种精神空间,以抵御世界上的一切瘴气,同时表示智慧对残暴势力的反抗,并尽可能支持德国朋友们的反抗与斗争。”


1945年.信函如潮水般自恢复通邮的德国涌来,年近古稀的黑塞感到有义务关心祖国的命运,他发表公开信强烈谴责法西斯的罪行。他又一次受到了反动报刊的中伤,但是德国几经巨变,人民已经觉醒,“那些在深重罪孽之后要求铲除法西斯主义、寻求人道的非法西斯文学的人们,把他的晚期作品当作新艺术充满希望的开端而接受了。”


晚年的黑塞获奖诸多,但很少离开在瑞士南部的住所,只专心于编辑、出版自己以往的作品。这并非隐居——他凭借信件与世界联系,是20世纪写信最多的作家之一。来访的客人之多,也使老人不得不在门前挂上免访牌。


1962年8月8日,85岁的黑塞在听完一首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后,与世长辞。


(以上摘自《荒原狼》李世隆代序)